一、血糖高有什么臨床表現(xiàn)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發(fā)滲透性利尿,從而引起多尿的癥狀;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丟失,血滲透壓也會相應升高,高血滲可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從而引起口渴、多飲的癥狀;由于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的缺乏,導致體內(nèi)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質(zhì)和脂肪消耗增多,從而引起乏力、體重減輕;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需要多進食;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糖尿病患者的多飲、多尿癥狀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饑餓感也就越厲害,最終導致了惡性循環(huán)。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即為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然而,目前臨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為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而導致了病情診斷的延遲。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一方面是由于現(xiàn)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是通過體檢發(fā)現(xiàn),血糖僅是輕度升高,還沒有超過或只是輕度超過腎糖閾,腎臟糖份排除很少,還不足以引起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的腎糖閾增高所致。正常情況下葡萄糖在腎臟內(nèi)全部被重吸收,尿中無糖排出;若血糖輕度升高,腎小管的重吸收值會相應增加;但當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腎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圍,則部分葡萄糖將從尿中排出,從而形成糖尿。這個血糖臨界值即為腎糖閾,正常值為8.8~9.9mmol/l。腎臟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統(tǒng)疾病都會對其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多數(shù)老齡患者的腎糖閾也會相應增高。腎糖閾增高后,患者即使血糖很高也不會有糖尿。沒有糖尿,就不會引發(fā)滲透性利尿,因此可沒有多尿癥狀;沒有丟失大量水分,血漿滲透壓就變化較輕,對下丘腦中樞的刺激也相應減輕,因此可沒有口渴、多飲癥狀;沒有糖尿,就不會損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沒有明顯的饑餓感,多食癥狀減輕;沒有糖尿,機體的營養(yǎng)成分丟失減少,因此體重減輕的程度也可相應減輕。由此,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最終不出現(xiàn)“三多一少”的癥狀。
二、高血糖是否就是糖尿病
1、血液中的糖稱為血糖,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葡萄糖。體內(nèi)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nèi)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
2、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共同特征的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火相對不足而引起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多尿、多飲、多食、消瘦,即我們常說的“三多一少”。準確的說,糖尿病屬因胰島素分泌活性的缺乏或是胰島素抵抗等原有而導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疾病。
3、血糖高是糖尿病嗎?其實,血糖升高雖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斷標準,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例如如下幾種情況:過度興奮、過度體力活動、發(fā)熱、感染、大出血、創(chuàng)傷、手術、麻醉、昏迷等,都有可能造成應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飆升等暫時性的血糖變化。
4、糖尿病是由于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zhì)、脂肪、水和電解質(zhì)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志。
5、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危害也不是高血糖,而是血粘度增高。臨床發(fā)現(xiàn),肝硬化的病人出現(xiàn)了高血糖癥狀,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出現(xiàn)了高血糖癥狀,癌病人出現(xiàn)了高血糖癥狀;其結(jié)局沒有出現(xiàn)冠心病、腦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血管栓塞性并發(fā)癥,因為這些原發(fā)疾病沒有血粘度增高的現(xiàn)像。
6、糖尿病,不僅僅是高血糖的問題,還有一個血糖的去向問題,其實,在代謝過程中,降糖藥物把血糖也變成了脂肪。這些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就造成了動脈硬化,也就必然造成栓塞。也就是說,長期血糖和血脂處于較高的位置時,就會導致患者引發(fā)冠心病、高血壓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加強控制好血糖和血脂。
三、血糖高的檢測
1.非孕婦的血糖檢測
靜脈血糖是診斷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金標準,但是由于靜脈血糖檢測比較繁瑣,確診后一般只需要測定指血的血糖即可成為監(jiān)測血糖的標準,可以在家中用家用血糖儀進行自我血糖監(jiān)測(smbg),它的好處在于能夠快速反映身體內(nèi)的實際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時調(diào)整治療?,F(xiàn)在還有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cgm)可以更加精細的了解我們?nèi)煅堑奶攸c。好的血糖控制應該是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因此,血糖監(jiān)測的時間應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隨機血糖,必要時加測凌晨1~3點時的血糖。
同時,對于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所選擇的時間點也有所側(cè)重,例如新診斷的患者往往需要規(guī)律監(jiān)測一段時間的血糖,從而指導治療,一般每天應堅持測4~7次。血糖控制相對穩(wěn)定時,每月監(jiān)測2~4次;血糖控制未達標者,每周不同時間監(jiān)測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嘗試一種新的飲食方法,運動前后,旅行時,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或次數(shù),有低血糖癥狀時,懷孕或打算懷孕時要增加監(jiān)測次數(shù)。糖尿病患者在測血糖的時候不能光測“手指血糖”,還要測“糖化血紅蛋白”,這樣才能反映最近三個月來的平均血糖水平,這更有利于醫(yī)生判斷病情?!笆种秆恰焙汀疤腔t蛋白”就好比一個班級的兩個成績,“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試的成績,而“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三個月來這個班級的平均成績??诜悄土吭囼炘诜呛髢尚r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也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
2.孕婦血糖檢測
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孕婦空腹不超過5.1mmol/l,餐后1小時不超過10.0mmol/l,餐后2小時不超過8.5mmol/l,3項中有一項超標即可診斷妊娠期糖尿病。
四、高血糖的診斷原則
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經(jīng)升高,但還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介于正常與糖尿病之間的一種情況。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應低于6.1mmol/l,而診斷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應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這兩個數(shù)值之間有個差距。同樣,正常人的餐后兩小時血糖應低于7.8mmol/l,而診斷糖尿病的餐后兩小時血糖應等于或者高于11.1mmol/l,兩者之間也有個差距。如果一個人的血糖正好在這兩個差距內(nèi),也就是說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間,和/或餐后兩小時血糖在7.8mmol/l~11.1mmol/l之間,這時的血糖既不正常,又沒有達到糖尿病的程度,就稱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診斷:按照世界統(tǒng)一標準,空腹血糖等于或高于7.0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即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做口服糖耐量試驗,服糖后兩小時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也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血糖只要有一次達到上述的標準就可以診斷糖尿病,如果沒有癥狀,需要在不同情況下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血糖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診斷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