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茴香怎么吃呢
小茴香炒蛋的做法:
材料:
主料:雞蛋150克,
調(diào)料:茴香籽[小茴香籽]15克,鹽1克
做法:
1.將小茴香加鹽炒至焦黃色,研末。
2.將雞蛋打勻,加入小茴香末拌勻煎炒,炒熟即成。
小訣竅
1.小茴香溫陰、散寒、行氣、止痛;雞蛋育陽。
2.本品溫中散寒而不傷陰津。
食物相克: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jié){、茶同食。
茴香大包的做法:
材料:后臀尖肉餡200克,茴香300克,中筋面粉300克,花椒水適量,白胡椒1茶匙,姜粉1茶匙,鹽4茶匙,料酒1湯勺,生抽1湯勺,雞汁1湯勺,香油1湯勺,溫水160-170克左右,即時發(fā)酵粉5克,用于溶解發(fā)酵粉的溫水約40克
做法:
1.餡料原料:(為了步驟清晰先介紹餡料,實際操作建議先發(fā)面,避免發(fā)面時間太長,餡料出水。)主料:后臀尖肉餡200克,茴香300克。調(diào)料:花椒水適量,白胡椒1茶匙,姜粉1茶匙,鹽4茶匙,料酒1湯勺,生抽1湯勺,雞汁1湯勺,香油1湯勺。
2.肉餡中加入白胡椒、姜粉、1茶匙鹽拌勻后,再放入料酒、生抽、雞汁拌勻。
3.花椒+水浸泡15分鐘制成花椒水。
4.慢慢把花椒水倒入肉餡中,邊加水邊攪拌,制成水打餡
5.加入香油,把香味裹在肉餡里面。一定要調(diào)完咸味再加香油,反之咸味很難入到肉餡里。肉餡不用太稀,因為茴香中還會出一點湯。如果沒有花椒水,就用清水也可以?;ń匪褪禽o助去肉腥
6.茴香提前洗凈控干水分,抹刀切成碎末。與肉餡拌勻,在加入余下的鹽調(diào)味,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diào)整用量
7.餡料調(diào)制好后,等待包餡吧
8.發(fā)面原料:中筋面粉300克,溫水160-170克左右,即時發(fā)酵粉5克,用于溶解發(fā)酵粉的溫水約40克
9.取發(fā)酵粉+溫水攪拌融化。如果溶解發(fā)酵粉的水多了,那么和面的水就等量少一些
10.把融化后的發(fā)酵水慢慢倒入面粉中,邊倒邊攪拌
11.然后取同樣溫度的清水,繼續(xù)慢慢倒入面粉中,邊倒邊攪拌,攪拌成面絮狀
12.揉成面團后放入面盆中,蓋上保鮮膜
13.發(fā)酵至1.5-2倍大,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室溫高,就放在室內(nèi)。如果室溫低就放在烤箱或者微波爐內(nèi)
14.如果不知道發(fā)酵好了沒有,就用手指沾點面粉在發(fā)好的面團處戳一個洞,如果不回縮,便是發(fā)好了。如果是慢慢有一點回縮,就是發(fā)的還不夠到位
15.拉開發(fā)酵好的面團,可以看到豐富的絲窩。如果你做出的包子有點酸了,那就是發(fā)酵過度了
16.把發(fā)酵好的面取出,排氣揉圓
17.搓成長條,等分切好劑子。我感覺可以再小一些,我是等分了6個劑子,感覺8個劑子就好
18.劑子揉圓,先用手按癟。
19.然后再用搟面杖適當敢開,邊緣盡量薄一些,中間別太薄。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捏摺處不會太死面疙瘩,底部也不會滲湯。
20.中間填入餡料,按照包包子的手法包成生胚。
21.按照此方法包制出所有的生胚。
22.屜布浸濕擰干,墊在鍋屜上,放入包子生胚,蓋上鍋蓋再靜置15分鐘,讓面團松弛一下,有助于包子皮的延展性。
23.可對比一下松弛后的生胚面皮非常均勻,胖胖的。但此時需注意,因為鍋中只放3個,那么另外的3個生胚還在案板上。
注意兩點:
1.生胚下面多撒薄面,否則到時候不容易拿起來,或者干脆直接墊在濕潤的屜布上發(fā)酵,等入蒸鍋的時候直接拿起屜布入鍋,再或者有備用鍋屜最好。
2.表面蓋上保鮮膜或者毛巾,避免風干變硬
24.蒸鍋倒入冷水,靜置好生胚的鍋屜上鍋。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蒸制約15分鐘左右。
25.蒸好后的包子,互相都發(fā)起來,所以生胚放入蒸屜時請保持間隔。留有充分的間隔也是保證包子發(fā)酵順利的一步。
26.蒸出的包子,用尺子測了直徑約10cm。
二、小茴香也能治病嗎
潰瘍病屬虛寒者
這類慢性潰瘍病患者多面色泛白少光澤,食欲較差,或天冷時發(fā)作,或偶有泛酸,或經(jīng)胃鏡檢查有淺表性潰瘍者,脈多虛,舌質(zhì)淡紅,苔白略厚。
方藥: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烏賊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黃6克。
用法:共研為細末,裝入1號空心膠囊內(nèi),每日服3次,每次用溫開水送服3粒,空腹時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潰瘍的愈合。
胃脘部、脘腹部脹痛
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部脹痛或脘腹部脹痛,噯氣或放屁后略為減輕,舌質(zhì)淡紅,苔白或厚者。
方藥:小茴香、枳殼各12克,臺烏藥10~12克,川厚樸8~12克,佛手8~10克,陳皮、甘草各8克。
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溫服。
隨癥加減:①舌苔黃厚者,加蒲公英15~18克,藿香8克(后下),白蔻仁6~8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②舌苔白而厚,舌質(zhì)淡,且頻泛清涎者,加桂枝4~6克,干姜3克。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生冷之品(如冰淇淋、冷飲、西瓜等),以及酒、糯米、紅薯、芋頭、黃豆等易產(chǎn)氣食物。
痛經(jīng)
月經(jīng)來潮時小腹冷痛,面色蒼白無光澤,舌質(zhì)淡,苔白,疼痛處得熱則舒,疼痛嚴重者嘔吐,脈虛無力。
方藥:小茴香、川芎、當歸、香附各10克,淡吳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各12克,延胡、黨參各15克,炙甘草8克。
用法:加水煎成400毫升,每日分2次溫服。
隨癥加減:①如經(jīng)血見有成塊且黯紅者,加丹參15克,莪術(shù)8克;②月經(jīng)偏多者,加炒田七粉3克(分2次用中藥水送服);③氣短乏力,可另用人參6~10克燉服。
注意事項:忌食寒涼生冷之品,如冰淇淋、冷飲、西瓜等。
三、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1、小茴香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對寒濕、氣滯引起的子宮虛寒、腰背冷痛、肚腹脹滿、大便溏稀及疝氣等有很好的療效,臨床多與肉桂、沉香、烏藥等溫中、理氣藥物合用。治療婦女因貪風受涼、冒雨涉水及氣滯等原因造成的痛經(jīng),可在月經(jīng)前3天用小茴香15克研末沖服,連服3日,能起到溫經(jīng)祛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2、小茴香又能理氣和胃,如遇胃寒嘔吐、食欲不振、胃脘脹痛者,可與干姜、木香等配伍使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表現(xiàn)出胃脘冷痛、喜溫、畏寒肢冷等癥狀的,可用小茴香100克、生姜200克同搗,再炒黃研末,于每日早晚用小米湯送藥10克治療。
把小茴香炒熱,裝入布袋中溫熨胃脘或小腹,對上述胃痛或寒凝引起的腹痛及痛經(jīng)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小茴香治療胃腸道病癥的機理在于其細胞內(nèi)含有豐富的茴香油,該物質(zhì)能刺激胃腸道蠕動,可幫助排除氣體、減輕疼痛,故臨床多作為安全高效的消脹藥使用。
小茴香還能起到健胃的作用,長期食用也沒有任何的異樣。所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不是由茴香做成,就是以茴香作為調(diào)味品。所以說,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也是非常廣泛的,一些愛好養(yǎng)生的人,也可以在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
四、小茴香的副作用介紹
小茴香有特異香氣,味微甜、辛。為雙懸果,呈圓柱形,有的稍彎曲,長4~8mm,直徑1.5~2.5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兩端略尖,頂端戲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時有細小的果梗。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
茴香含有礦物質(zhì)、紅蘿卜素、揮發(fā)油(主要是茴香醚、茴香醛、茴香酸),能溫腎散寒、和胃理氣,一般人大多擷取它的葉和種子制成花草茶,辛香的味道,可能有些人不喜歡,可以加些蜂蜜中和味道。止嘔吐、消胃脹氣、開胃,治療膀胱炎。
小茴香的副作用有哪些?小茴香是一種日常的調(diào)味料,一般沒有什么副作用。但是要注意,陰虛火旺者禁服。我們還要注意,沒有副作用并不代表可以隨意搭配食物,所以,服用多種食材時,一定要咨詢相關(guān)營養(yǎng)專家,看是否有配伍禁忌。以達到合理食用。